迷因币是什么?
迷因币(Meme Coin)是指那些基于互联网迷因、文化现象或政治事件而诞生的加密货币。这类加密货币通常没有特定的技术创新或实际用途,更多是靠着社群热情、网络效应以及市场宣传而受到关注。迷因币通常会在社群中迅速流行,价格也可能随之大幅波动。

最知名的迷因币例子是狗狗币(Dogecoin),它最初是基于一个流行的柴犬迷因而创建的,但随着社群的壮大和一些知名人物的支持(如Elon Musk),狗狗币的市值一度飙升。同时也有许多新兴的迷因币,如Shiba Inu(SHIB)、PepeCoin(PEPE)等,它们通常吸引短期投资者,试图从价格波动中获利。
什么是Meme 迷因?
迷因(Meme)等同于中文网路中的“搞笑贴图”、“表情包”的概念,是指一种在文化或社会中快速传播的想法、行为、符号或风格。它可以是一个笑话、图片、影片、概念或行为方式,通常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例如,一张动物的搞笑图片、或是带有讽刺意味的文字搭配简单图片,都可以成为迷因。网络用户可以对迷因进行改编、重新创作和分享,使得其内容能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Meme 这个词最早由演化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在其1976 年的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 même 在法语中意为【相同】,他用这个词来描述文化传播中的单位,类似于基因在生物传播中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演变,逐渐带有类似中文里【同感】、【+1】的意味,现在直接被用来指代那些在网络上快速流行的内容,尤其是幽默的、讽刺的或具有传播力的图像、影片和文字。
迷因图本身就含有幽默、讽刺、和一些反叛的精神,自然地非常符合区块链行业里去中心化、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于是大家将其和虚拟货币结合在一起构成迷因币,更是赋予了这类数字资产一种集体共鸣的文化象征。迷因币不仅代表着一种创新,还代表着社群参与、底层发声权以及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某种挑战或反思。这使得迷因币在投资市场中充满活力,并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社群热潮和市场炒作。
迷因币vs其他加密货币
对比 迷因币 一般加密货币 起源 基于网络迷因或政治、文化现象 基于技术创新或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含量 较低,通常缺乏实际技术应用 具有明确的技术应用或功能 价值来源 主要依赖社群共识和市场炒作 技术、应用和社群共同推动 社群影响 社群热度直接影响币价 有影响,但核心价值还是靠技术和开发者支撑 波动性 价格通常剧烈波动 相对稳定,但仍有价格波动 投资风险 高风险高回报 取决于技术和应用 代表案例 狗狗币、PEPE 等 比特币、以太坊、SOL等
迷因币有哪些及其排名
截至2025 年2 月16 日本文更新时,全球市值前十的迷因币排名为:
狗狗币
SHIB
PEPE
TRUMP
BONK
FLOKI
SPX
WIF
MELANIA
PENGU
Solana 生态迷因币排名
截止2025 年2 月16 日本文更新时,Solana 生态中市值前十的迷因币排名为:
TRUMP
BONK
SPX
WIF
MELANIA
PENGU
AI16Z
FARTCOIN
GIGA
POPCAT
从这个排名里可以发现,Solana 生态前6 的迷因币也都在全球市值前十迷因币的名单里,该名单中也不乏类似TRUMP 这样因政治热点而备受欢迎的迷因币,足以说明目前Solana 生态中迷因币生态的盛行,甚至可以说是霸主地位。
TON 生态迷因币排名
截止2025 年2 月16 日本文更新时,Toncoin 生态中市值前十的迷因币排名为:
NOT
DOGS
WUF
MEOW
NIKO
DUREV
TCAT
WIF
UTYAB
CATS
TON 生态中的迷因币是最近才流行起来,整体市值暂时还比不过Solana 生态。但TON 依靠Telegram 这个币圈必用的聊天软体,TON 迷因币生态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我还能买迷因币吗?
迷因币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链,其中也不乏一些专业的“发币工厂”团队参与,散户如果盲从市场热度和KOL 的广告,及其容易投资失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抱着牛市预期加入到市场中,迷因币势必还是会有至少一波造富效应。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可以投资,但只用你愿意承担损失的资金进行投资,并且做好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在投资前,请务必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并考虑其他更稳健的投资选择。
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币安 最适合新手购买山寨币的交易所– MEXC 山寨币最多的交易所– Gate.io 最适合合约交易的交易所– Bybit 最适合新手的跟单交易所– BingX 全球最大的跟单交易所– Bitget支持迷因币的交易所
迷因币的风险
极高的价格波动性:迷因币的价格波动极大,经常受到社交媒体、名人推广或市场情绪的强烈影响。一条推文、一个炒作活动都可能引发币价短期暴涨或暴跌,缺乏稳定性。
缺乏内在价值:多数迷因币没有明确的技术基础、应用场景或长期规划。相比于比特币或以太坊这类拥有技术和应用支持的项目,迷因币更多依赖炒作和情感驱动,这使得它们的价值相当不稳定。
价格操纵:迷因币的市场深度较浅,大资金持有者或团队成员容易通过集体买入或卖出来操纵价格,俗称“拉盘”和“砸盘”( pump and dump ),项目也容易Rug Pull跑路,普通投资者很容易因此遭受损失。
项目缺乏透明度:许多迷因币的开发团队是匿名的。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无法得知背后的运营情况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增加了项目跑路或欺诈的风险。
项目寿命很短:很多迷因币的寿命非常短(部分迷因币寿命只有一个月),随着热度消退或市场情绪转变,这些币种很快失去市场吸引力,币价下跌至几乎无价值。
迷因币诈骗横行:许多诈骗团队利用投资者的FOMO心理,会在各处发布各种煽动性的广告,受害者往往是在看到价格飙升后跟风进场,最终因项目崩溃或团队跑路而蒙受巨额损失。
下方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迷因币诈骗:
假冒知名迷因币:很多知名迷因币项目只在一条链上,这就给了诈骗团队可乘之机。比如迷因币A 只部署在Solana 上,并且在短时间内获得欢迎,那么就会有诈骗团队在其他公链(比如BSC、TON 上)发行相同名字的迷因币。用户如果没有注意分辨,就会购入假冒的迷因币而造成经济损失。 假冒名人发行迷因币:诈骗者经常会伪造项目或假冒某些知名项目团队的成员,通过假社交账号进行宣传,欺骗投资者购买“官方”迷因币。投资者误以为这些项目是由知名团队运营,实际上它们是完全虚假的,当投资者发现问题时,诈骗者已经人间蒸发。 假空投与钓鱼网站:诈骗者可能会声称正在进行迷因币的空投活动,要求用户提供钱包地址或点击钓鱼网站连结。这些钓鱼网站看似合法,但实际上它们的目的是窃取用户的私钥或钱包内的资金。一旦用户登录这些网站或提供钱包信息,资金将被转走。防范迷因币诈骗
迷因币相关之法规
由于发行迷因币的门槛越来越低(想像一个人人都能开空壳公司再卖出的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政府对迷因币进行监管。比如来自《比特币市场日报》的编辑就曾发文呼吁SEC 对迷因币进行监管,也呼吁Solana 等因迷因币大火的生态进行自我监管,以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但是各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发布对迷因币的任何监管条例,不过这并不代表政府没有在工作。比如在2023 年曾有报导称:英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是否将迷因币纳入最新的金融产品推广指导方针,包括跨社群媒体的推广内容的监管。不过直到发文时,这条法规也没有被正式颁布和施行。其他国家也并没有推出对迷因币的相关监管,更多的是对加密货币行业整体的关注,而并非单独针对迷因币。
结论
迷因币凭借其幽默、社群力量和去中心化精神,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了独特的一席之地。虽然它们缺乏实质性的技术基础或应用场景,但社群的支持和市场的热情推动了迷因币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但是迷因币的高波动性、投资风险以及市场上的诈骗行为也不容忽视。投资者在参与迷因币市场时,应保持谨慎,理性评估风险,并避免盲目跟风。随着迷因币市场的发展,监管框架的完善或将为其带来更多的稳定性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