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加权刻度图(Volume-weighted Scale Chart)是一种金融图表技术,它将价格变动与成交量信息结合,通过调整刻度来反映成交量的影响。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 基本概念
-
成交量加权:与传统K线或分时图不同,该图表的横轴(时间轴)或纵轴(价格轴)的刻度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根据成交量大小动态调整。成交量越大的区域,刻度越密集(或扩展),突出显示关键交易区间。
2. 常见类型
-
成交量加权时间图(VWTC):横轴时间间隔按成交量调整。例如,某时段成交量高,则图表在该区域时间刻度拉长,显示更多细节。
-
成交量加权价格图(VWPC):纵轴价格刻度按成交量调整,在成交量密集的价格区间放大价格波动。
3. 核心特点
-
突出流动性区域:高成交量区域被重点标注,帮助识别支撑/阻力位或市场共识价格。
-
过滤噪音:低成交量时段被压缩,减少无效波动的干扰。
-
直观反映市场参与度:价格变动的“真实性”通过成交量验证,避免无量上涨/下跌的误导。
4. 应用场景
-
识别关键价位:密集成交区可能成为未来反转或突破点。
-
趋势验证:价格突破伴随成交量放大时,信号更可靠。
-
日内交易:高频交易者利用成交量分布确定活跃交易时段。
5. 与传统图表对比
-
K线图:固定时间周期,忽略成交量分布。
-
成交量剖面(Volume Profile):类似但通常以侧边栏显示,而加权刻度图直接整合到主图。
6. 局限性
-
复杂度高:需适应非线性刻度,初学者可能难以理解。
-
数据依赖性强:依赖精确的成交量数据,低频或小市场效果较差。
示例
若某股票在100元附近成交量激增,加权刻度图会在100元附近显示更密集的价格刻度(如99.8-100.2展开显示),而成交量低迷的90-95元区间则被压缩。
这种图表适合进阶投资者结合量价分析,但需配合其他工具(如均线、MACD)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