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底形态(Double Bottom Pattern)是技术分析中的一种经典反转形态,通常出现在下跌趋势的末尾,预示着价格可能由跌转升。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 基本结构
- 
        

两个低点:形态由两个明显的价格低点组成,两者价位相近(允许小幅偏差)。
 - 
        
中间反弹:两个低点之间有一个反弹高点(称为“颈线”的阻力位)。
 - 
        
突破颈线:当价格突破颈线并伴随成交量放大时,形态确认完成。
 
2. 形成过程
- 
        
首次下跌:价格持续下跌后形成第一个低点(A),随后反弹至颈线位置(B)。
 - 
        
二次探底:价格再次下跌,但未能跌破第一个低点,形成第二个低点(C)。
 - 
        
确认突破:价格突破颈线(B点水平线),通常成交量显著增加。
 
3. 关键特征
- 
        
时间间隔:两个低点之间通常间隔数周至数月,时间越长,信号越强。
 - 
        
成交量:第二次探底时成交量缩小,突破颈线时成交量放大。
 - 
        
对称性:两个低点不一定完全相等,但差异应小于3%~5%。
 
4. 信号意义
- 
        
看涨反转:双底形态表明市场在低位获得支撑,空方力量衰竭,多方开始反攻。
 - 
        
目标价位:突破后最小涨幅目标 ≈ 颈线价格 + (颈线价格 - 低点价格)。
 
5. 注意事项
- 
        
假突破风险:若突破颈线后未能站稳,可能形成“假双底”,需结合其他指标(如MACD、RSI)验证。
 - 
        
市场环境:在强下跌趋势中,双底可能失效,需等待确认信号。
 
实例分析
- 
        
图表示例:如某股票从10元跌至6元(第一个底),反弹至8元(颈线),再次回踩6元附近(第二个底),最终放量突破8元,目标价可看至10元(8元 + (8元 - 6元))。
 
双底形态是交易中常用的中继反转工具,但需结合趋势、量能和其他技术指标综合判断,避免单一信号误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