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比(Advance-Decline Ratio,简称ADR)是股票市场技术分析中的一种广度指标,用于衡量市场参与度的强弱和整体趋势的健康状况。它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上涨股票数量与下跌股票数量的比例,反映市场的整体情绪和动能。
涨跌比的计算公式

涨跌比=下跌股票数量上涨股票数量
(通常以日、周或月为周期计算)
例如:
-
某交易日有2500只股票上涨,1500只下跌,涨跌比为 15002500=1.67。
-
若比值为1,表示涨跌数量相等;大于1说明上涨占优,小于1则下跌占优。
涨跌比的作用
-
判断市场广度:
-
若指数上涨但涨跌比下降(即上涨股票减少),可能预示涨势集中在少数权重股,市场广度不足,趋势可持续性存疑。
-
反之,若指数下跌但涨跌比改善,可能反映抛压减弱。
-
确认趋势强度:
-
在上升趋势中,涨跌比持续高位表明多头力量广泛;若比值走弱,可能暗示趋势衰竭。
-
下跌趋势中,低涨跌比反映普跌,比值回升则可能预示反弹。
-
极端值的信号:
-
涨跌比过高(如>3)可能预示超买,过低(如<0.5)可能超卖,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反转点。
注意事项
-
市场覆盖范围:不同市场的股票数量差异大(如美股 vs. 小规模市场),需结合历史数据比较。
-
与指数的背离:若指数创新高但涨跌比未同步,可能预警潜在调整。
-
辅助指标:常配合涨跌线(A/D Line)、成交量等使用,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实例应用
-
牛市健康信号:标普500指数上涨,且每日涨跌比稳定在1.2以上,表明上涨有广泛支持。
-
熊市末期:指数持续下跌,但涨跌比开始回升,可能预示卖压枯竭。
涨跌比是监测市场内部动能的实用工具,但需结合趋势、量能、新闻等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