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支付(Double Spending) 是区块链中一种潜在的安全问题,指同一笔数字货币被重复使用多次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有人试图用同一笔钱同时进行多笔交易,从而欺骗系统。
为什么会出现双重支付?

在传统金融系统中,银行或支付机构作为中心化机构,可以确保每笔交易只发生一次。但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中,交易需要通过分布式网络验证,如果恶意用户利用网络延迟或共识机制的漏洞,就可能实现双重支付。
双重支付的常见类型
51%攻击(多数算力攻击)
攻击者控制超过50%的网络算力,可以篡改交易记录,将已支付的代币重新花出去。
例如:Alice向Bob转账1 BTC,同时私下挖矿构造另一个链,使原交易失效,1 BTC又回到自己账户。
Race Attack(竞争攻击)
攻击者几乎同时向两个不同的节点发送两笔冲突的交易(比如一笔给商家,一笔给自己)。
如果商家不等待足够多的区块确认,就可能接受无效交易。
Finney Attack(芬尼攻击)
攻击者预先挖出一个包含“虚假交易”的区块,并在交易被确认前快速进行另一笔交易。
区块链如何防止双重支付?
共识机制(如PoW、PoS)
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要求矿工竞争记账权,确保交易按顺序写入区块链,避免篡改。
交易确认(等待多个区块)
通常建议等待6个区块确认(比特币)后再认为交易最终有效,因为篡改历史区块的难度极高。
UTXO模型(未花费交易输出)
比特币等系统记录每笔交易的输出状态,确保同一笔钱不能被重复使用。
时间戳与哈希链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使得一旦交易被打包,修改历史记录几乎不可能。
现实中的例子
2018年比特币黄金(BTG)遭受51%攻击:攻击者成功双重支付,窃取超过1800万美元的代币。
以太坊经典(ETC)多次被51%攻击:攻击者重组区块链,撤销已确认的交易。
总结
双重支付是区块链需要解决的核心安全问题之一,而通过共识机制、交易确认和密码学技术,主流区块链网络已能有效抵御此类攻击。但对于算力较小的区块链(如某些山寨币),仍需警惕51%攻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