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定义
流动性偏好理论 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人们普遍偏好持有现金(即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放弃这种流动性偏好、将货币借出或投资,就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这个报酬就是利息。因此,利率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的一种补偿。

简单来说:人们天生喜欢手里拿着现金(流动性偏好),让你把钱存银行或者借给别人,你就失去了随时用这笔钱的灵活性,所以你必须得到利息作为补偿。整个市场上这种“借钱”的需求和“可借的钱”的供给共同决定了利息(利率)的高低。
二、理论的三大动机(货币需求的来源)
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持有货币(产生货币需求)主要出于以下三大动机:
-
交易动机
-
是什么: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和服务交易(如购物、支付账单)而需要持有货币。
-
特点:主要与收入水平相关。你的收入越高,日常开支通常越大,为此需要持有的现金就越多。对利率不太敏感。
-
预防动机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 产生的货币需求通常被合称为
L1
,它是收入Y
的函数:L1 = L1(Y)
,与收入成正比。 -
是什么: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未预期的紧急支出(如突发疾病、汽车维修)而持有货币。
-
特点:同样与收入水平相关,收入越高,为预防不测而持有的货币越多。对利率也不太敏感。
-
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 产生的货币需求被称为
L2
,它是利率r
的函数:L2 = L2(r)
,与利率成反比。 -
当市场利率很低时,人们会预期未来利率上升(因为利率已经低到很难再下降)。而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此时,持有债券可能会亏损,所以人们更愿意持有现金,等待未来利率升高、债券价格降低时再买入。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
-
当市场利率很高时,人们会预期未来利率下降(因为利率已经高到很难再上升)。而利率下降会导致债券价格上涨。此时,持有债券能赚取资本利得,所以人们不愿意持有现金,而是积极购买债券。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
-
是什么:这是凯恩斯理论中最具创新性的一点。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个时机进行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
-
特点:关键与利率水平高度相关,且是负相关。
-
如何理解:
总的货币需求函数 可以表示为:L = L1(Y) + L2(r)
即,货币总需求 L
取决于收入水平(正相关)和利率水平(负相关)。
三、利率的决定: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流动性偏好理论用一个简单的供需模型来解释利率的决定。
-
货币需求曲线 (Md):如上所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利率越低,货币需求量越大。
-
货币供给曲线 (Ms):通常假设由中央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外生决定,是一个垂直的直线(或者说完全无弹性),因为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均衡利率的形成:
利率就像货币的“价格”。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此时对应的利率水平 r*
就是均衡利率。
-
如果利率高于
r*
:货币供给 > 货币需求(人们觉得利率高,都想存钱/买债券,不想持有现金)。银行和债券发行人为了借出钱,会降低利率来吸引借款人。 -
如果利率低于
r*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人们觉得利率低,都想把钱拿在手里,不想存钱/买债券)。借款人为了借到钱,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
央行政策的影响:
-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 (Ms右移):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原有利率下货币供给过剩,导致均衡利率下降。
-
央行减少货币供给 (Ms左移):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在原有利率下货币供给不足,导致均衡利率上升。
四、重要推论:“流动性陷阱”
这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一个极端情况。
-
定义:当利率已经低到极低水平(接近零)时,人们会一致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债券价格不可能再上涨),只可能上升(债券价格只会下跌)。此时,无论央行投放多少货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人们都会选择无限地持有现金,而不会去购买债券或进行投资。
-
表现: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一条水平线,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供给)完全失效,无法再刺激经济和降低利率。
-
现实意义:这解释了为什么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时期(如日本“失落的二十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传统的货币政策效果甚微。
总结
方面 | 要点 |
---|---|
提出者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核心观点 | 利率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持有现金)的补偿。 |
三大动机 |
1. 交易动机:日常支付。与收入正相关。 2. 预防动机:应对突发。与收入正相关。 3. 投机动机:未来投资。与利率负相关(理论核心)。 |
利率决定 | 货币需求曲线(右下倾斜)与货币供给曲线(垂直)的交点决定均衡利率。 |
政策含义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改变货币供给,可以影响市场利率。 |
重要概念 | 流动性陷阱:极低利率下,货币政策失效。 |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全面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