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波那契(Fibonacci) 和 一目均衡表(Ichimoku Kinko Hyo) 是两种常用于技术分析的工具,主要用于预测价格走势、支撑/阻力位和市场趋势。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1. 费波那契(Fibonacci)
来源:基于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费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发现的数列(0, 1, 1, 2, 3, 5, 8, 13...),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应用:
费波那契回调线(Retracement):用于识别价格回调的潜在支撑/阻力位,常见比例包括 23.6%、38.2%、50%、61.8%(黄金分割位)和 78.6%。
费波那契扩展线(Extension):用于预测上涨或下跌的目标位,常用比例包括 161.8%、261.8%、423.8%。
使用场景:
判断趋势中的回调买入点或反弹卖出点。
结合其他指标(如移动平均线、RSI)提高准确性。
2. 一目均衡表(Ichimoku Kinko Hyo)
来源:由日本记者 一目山人(Goichi Hosoda) 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名称意为“一眼看清平衡的图表”。
组成:
转换线(Tenkan-sen):短期趋势线,默认周期9(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均值)。
基准线(Kijun-sen):中期趋势线,默认周期26(类似转换线计算)。
先行跨度A(Senkou Span A):转换线与基准线的中点,前移26周期。
先行跨度B(Senkou Span B):长期趋势线,默认周期52的最高最低均值,前移26周期。
迟行线(Chikou Span):当前收盘价后移26周期。
核心功能:
转换线 > 基准线:短期看涨。
迟行线在价格上方:趋势确认。
云层厚表示强支撑/阻力,薄则相反。
价格在云上为上涨信号,云下为下跌信号。
云层(Kumo):由先行跨度A和B形成的区域,代表支撑/阻力。
趋势判断:
优势:综合趋势、支撑/阻力和动量,适合中长线交易。
两者区别
特性 | 费波那契 | 一目均衡表 |
---|---|---|
用途 | 回调/扩展位预测 | 综合趋势、支撑/阻力、动量 |
计算复杂度 | 简单(固定比例) | 复杂(多线条交互) |
适用市场 | 所有趋势市场 | 尤其适合外汇、股指等波动市场 |
时间框架 | 短中长均可 | 中长线更有效 |
结合使用
用费波那契确认关键回调位,一目均衡表判断整体趋势。
例如:在上升趋势中,价格回调至61.8%费波那契位且云层支撑时,可能是买入机会。
两种工具均需结合其他指标(如成交量、MACD)和实际市场环境,避免单一信号误判。